加強全球核安保投入是主題時間:2016-06-13
和平利用核能有著多重優越性,然而確保核能安全,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關鍵前提。和平利用核能需要從兩個方面提供安全保障:其一是從技術上保證核設施運行的安全,其二是做好核安保,保障核設施、核材料不受非法破壞。
7月1日至5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國際核安保大會再次呼吁加強核安保的級別。此次會議由國際原子能機構舉辦,大會主題是“加強全球投入”。來自全球123個國家以及21個政府和非政府機構的13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首次上升為部長級,34名部長級政府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會議通過的首份部長聲明指出,當前針對核設施和放射性材料的恐怖主義以及其他非法破壞行為“形勢依然嚴峻”,各國應當對本國的核設施提供安保措施負責,并通過國際間協作來為本國的核安保提供支持。會議肯定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保領域發揮的協調溝通作用。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在大會發言中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核安保工作,主張堅持核安保理念、強化核安保能力建設、深化國際合作。核安保措施的全面實施將為各國和平利用核能營造有利環境,保障核能可持續發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表示,由于各國在核安保領域的投入和努力,過去沒有發生針對核材料、核設施的恐怖襲擊,但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恐怖襲擊不會發生。如果恐怖分子在城市引爆帶有放射性物質的“臟彈”,或者破壞核設施,其后果不堪設想。兩年前,摩爾多瓦警方抓獲一名攜帶濃縮鈾的走私販,他用金屬容器屏蔽了海關對放射性物質的檢測。這一事例表明了核材料安保面臨的現實威脅。
與會的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認為,氣候變化和核安全是當前全球面臨的兩大挑戰。而做好核能的安全利用,走進零碳排放核能時代,是解決這兩大挑戰的一個突破口。
中國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主任鄧戈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在核安保領域做了大量研發投入,并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合作。中國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示范園區項目已經啟動,該項目是中國在核安保領域進行國際合作的典范,美國、加拿大等國均合作參與中心的建設。中心建成后,還將成為中國及亞太地區核安保領域人員培訓、技術交流與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為推動亞太地區和全球核安保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在核安保領域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中心建成后,將首次采用由深圳欣縱橫數碼科技公司設計研發的安保監控平臺。該公司展臺的工作人員朱叢洲對本報記者說,該平臺集成打通了原先視頻、通信、門禁等獨立的監控系統,監控界面實現了從文字到電子地圖的直觀轉換。該軟件平臺還具有極好的兼容性能,能同時兼容使用不同廠商的物理防護硬件設施。這套軟件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這一領域完全由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