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利于推動核能和平利用時間:2016-04-29
3月18日,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美國能源部共同建設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投入運行。它是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全、設施最先進的核安保交流與培訓中心,可為亞太地區各國提供系統、全面的核安保教育培訓。
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建成有何意義?“十三五”期間中國核電怎樣發展?“華龍一號”機組“走出去”進展如何?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就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期間,中美兩國元首共同倡議在華建設核安保示范中心。中方提供場址,并負責建設、運行和管理示范中心;美方負責提供核安保專業設備。如今,中心已順利建成,具備開展核安保國際交流合作、教育培訓、先進技術展示、分析與測試等四大功能。
王毅韌告訴記者,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是中美兩國在核安保領域合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示范中心的落成是近年來中美兩國在核安保領域合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有利于推動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核安保合作,促進核能和平利用。
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運行核電裝機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據王毅韌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在建機組規模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在建規模的近四成?!笆濉逼陂g,我國預計每年新開工6至8臺機組。核燃料循環方面,我國堅持“閉式循環”核燃料發展路線,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
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核安保工作,對核及放射性材料一直實施嚴格的管控。王毅韌透露,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核安保工作成績斐然:核安保能力持續提升;核安保法規體系逐步完善,《核安保條例》草案已上報國務院審議;核安保監管工作步入了機制化、規范化軌道。
國家原子能機構一貫高度重視核電安全問題,持續投入資金開展核與輻射安全相關技術研究。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
王毅韌表示,就核電技術本身來說,沒有沿海和內陸之分。世界上在運核電機組有一半以上位于內陸地區。我國不少內陸地區一次能源資源稟賦差、能源運輸壓力大、能源需求缺口逐年擴大。發展內陸核電,是優化我國核電產業布局、改善能源結構、實現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發展海上浮動核電站,對于海洋資源開采、海島建設與開發、遠洋補給等有重要意義。王毅韌透露,國家原子能機構積極支持開展海上浮動核電站關鍵技術、相關安全標準和設計規范研究。同時,我國正與有關國家就共同研發海上浮動核電站進行溝通。我們支持國內相關企業開展前期研究,待條件成熟可開工建設示范工程。
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核電走過了一條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叭A龍一號”是中國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
據王毅韌介紹,我國正積極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叭A龍一號”已落地巴基斯坦。中法就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簽署投資協議。此外,中國還與阿根廷、羅馬尼亞、南非等國簽署了相關協議。當前,防城港核電和福清核電的“華龍一號”機組建設正有序推進,將為“走出去”起到示范和參考作用。
來源: 經濟參考報